《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考核方案
课程编号: M054104
课程名称: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
理论学时:
48
实验或上机学时: 24+8
先修课及后续课: 先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
后续课: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单片机、汇编语言
考核方案:
对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进程式考核。考核从理论知识(卷面考试)、实践环节(实验)、应用能力(上机考核)、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笔记)等方面全面考核。
考核方案:N+2;其中N占55%,2占45%
N=7 【过程测试1:5%;过程测试2:5%;过程测试3:5%;过程考核4:自主学习之作业10%;过程考核5:自主学习之答辩10%;过程考核6:实验10%;过程考核7:实战10%】
2 【期末40%,笔记5%】
使用说明
1.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N+2考核方案
2.考核目标:
(1)考核教学目标中的是否掌握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和相应的步骤;
(2)考核教学目标中的结构化编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各章节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中相应 部分;(知识)
(3)考核教学目标中的规范编程的习惯的养成及相应能力,善于主动进行程序调试及自我动手解决问题能力,主动学习和合作编程的能力;(能力)
(4)考核教学目标中的合作编程的习惯是否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精神是否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
3.考核方案:
见上面说明,另外,各部分考核的具体目标(知识、能力、态度)、内容设计、考核形式、时间安排、评价规范、补考方法、材料收存见下面第4点的“考核内容与形式及管理规约”。
4.考核内容与形式及管理规约
4.1作业检查的有效性
4.1.1考核目的
作业是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知识体系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能否有效地掌握本课程一个核心环节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一定量的题目(说明:2016年特别强调,并纳入考核体系,这是对以往教学考核的一次重大调整)。
4.1.2考核内容
依据理论教材各章节核心教学点,具体内容见思维训练手册中的同型题、变式题等,并参考自主学习手册记录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在“学思行”教学模式的“思”课中交流。
4.1.3考核形式
现场提问,记录学生作业完成状态。保证每位同学被提问到至少一次。
4.1.4评分规则
评价指标:知识和概念理解正确。评分方法:(1)完全回答正确:F-100(2)大部分正确:M-80(3)回答不正确,但有深刻思考T-70(4)回答不正确,无思考E-不通过,记50分。
4.1.5考核时间
每周的“思”课中进行考核。
4.1.6补考办法
达不到要求者,重新补充完善作业,并随时准备第二次提问,确保作业达到通过,补救依然不能通过者,不参加期末考核。
4.1.7材料收存
学生作业做在《思维训练手册》中,不收集保存材料(学生保留),教师仅收存相应的成绩。
4.1.8考核注意
教师的讲课结构和版书一定要清楚;课后的习题难度和数量和类型要控制清楚,不能让学生做跳起来仍然完成不了的事情,课后的作业预计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个半小时左右。
4.2实验报告的检查
4.2.1考核目的
考核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函数、文件等;考核程序调试能力;考核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合作编程的能力;考核报告的撰写能力。
4.2.2评价指标与评分办法
评价指标:按以下四项考核指标。
(1)准备充分,按要求上传文档。(小组文档、个人文档及代码、个人预习报告及代码)
(2)程序运行正确,达到预测结果。
(3)现场回答提问,正确或大部分正确。可从5个方面提问考查:①思想方法:如何体现面向过程编程思想,即如何分模块(分步)做事?②表达手段:第一点:模块(每步)的入口、出口?模块的形式如何?第二点:模块如何归属?③模块的解决思路?④模块中具体代码含义?(关联本章节知识点)⑤实验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
(4)实验报告格式项目完整,格式工整(参见下面5.实验报告格式要求),并上传至指点位置(参见下面6.上传文档格式)。
4.2.3评分办法:
(1)各项指标达成完美,评定为优秀90-100。
(2)各指标达成良好,个别指标问题回答不够准确,评定为良好80-89。
(3) 各指标达成较差,有1个指标问题回答错误,经提醒后给出正确解释,评定为中70-79。
(4)各指标达成很差,有2个指标问题回答错误,经提醒依然不知,评定为不通过。
4.2.4考核注意:
(1)学生需知:实验课的内容是实验课前完成,实验课任务有3点。第1点:检查验收实验结果;第2点:写实验总结和思考题;第3点:以小组为单位按教学要求进行自学,并做简单记录。
(2)考核均实验课现场完成,要求学生现场提供各电子资料和运行程序(按要求上传至服务器中,且自行在U盘上准备一份)。
(3)考核采取团队整体考核,即随机抽取组内某位同学,对“实验检查表”中的考核指标逐一进行评价,并记为整组分数(小组其他同学即时记录成绩和教师的评价)。补检指在实验课中因为其他临时安排无法正常检测的处理方式。此种考核方式成功避免传统报告检查评价实验中抄袭等弊端,将考核的目标放在是否真正掌握核心知识点和智力技能点上。
(4)程序运行不正确,实验报告格式不正确,直接确定为不通过,不参与提问检查。
(5)两次实验(共10次)不通过,课程不允通过。
(6)成绩优秀学生可参与考评其余同学,其工作量计入总分(具体根据教师要求)。
(7)每组学生代表在实验答辩中,按检查表自动答题,以3分钟为限(学生应做好充分答题准备,而非现场临时准备)。仅补答学生需在教师要求下答题。
4.2.5评价内容
实验报告+《自主学习手册》中的实验检查表中相关题目。
4.2.6评价考核时间
主要安排在实验课中完成,如果有特殊原因没有完成,请学生自行约请教师完成评价。
4.2.7注意事项
(1)本考核的具体解释(如分组,考核表等),可参见《自主学习手册》。
(2)如遇特殊情况,如学生整体状态问题等,教师可动态调整实验通过方案。
4.3答辩检查
4.3.1考核目的
思维训练课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其中主要是以答辩的形式来完成,知识只有经过同学们的头脑并经过加工才能够稳定下来,而让学生经过合作思索准备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是实现知识同构的非常好的手段。思维训练课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通过这种考核即稳定的知识,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等。
4.3.2考核内容
教材中思维训练课中给定的题目。这些题目包括了基本题,同型题,变式题、提高题、综合题等。一般每章的思维训练题目都有10个左右的题目可供选择。要求如下:
(1)基本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改错题、简答题等,要求如下:
第一,解释题意
第二,给出明确答案
第三,解释其中的原理
(2)编程题:包括同型题、变式题、提高题等,要求如下:
第一,解释题意,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模型与模块设计,重点在于模块设计:如给模块命名,画出模块结构图,并分析模块设计的思路。
给出代码,并在机器上验证其正确性。
(3)综合题,每个思维训练课的最后都有一个综合题,一般这个题目就是要求上机验证的题目(实验题),要求如下:
第一,解释题意,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并分辨清重难点
第二,模块与模块设计,重点之一在于模型设计:如给出模型结构图,指出各部分的关系;重点之二在于指出各模块的接口(即输入与输出部分),重点之三是部分核心模块的设计思路。
第三,给出代码,并在机器上验证其正确性。
4.3.3考核形式
考核形式分三个流程
申报:2016年度,根据要求在首次课之后确定每个小组需要答辩的题目,并填写在自主学习指导手册中。
答辩与提问: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答辩,误差不超过2分钟。答辩完毕之后,预留1-2分钟时间进行提问。
点评、补充:教师根据现场答辩的情况给以评价,给出成绩,明确正确答案,指出答辩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3.4评分规则
教师给定答辩的成绩只针对小组打分,分通过(80分)、良好(90分)、优秀(100分),评分依据如下:
准备充分:分工明确、有完整的解决文本和程序代码,有预演
现场:表述清楚,互动效果好,时间安排合理
提问:能够正确回答同学或者教师提出的问题
4.3.5考核时间
每次思维训练课,用时1节课
4.3.6补考办法
对于准备不足没有达到要求的小组不记入本次答辩成绩,等候下次继续答辩
2016年规定:一个小组只有2次答辩机会,实际答辩没有通过者,对这2次进行重新补答,给以增加10分。
4.3.7材料收存
保留学生答辩PPT
4.3.8考核注意
为了答辩的有效进行,必须考虑如下因素:
(1)全面完成,重点准备
全面完成指思维训练题每个人都要完成,否则就无法理解和吸收别的小组在答辩时精心准备的知识,重点准备指小组对自己所呈报的题目要精心的准备,做好时间控制,并进行答辩前的预演。另:思维训练题作为作业记入同学们的平时成绩。
(2)统一由一个负责人掌管答辩申请(2016不参考此点)
①负责人及时按报名的先后顺序安排,并填写报名表
②确保同一个题目答辩的组数不超过两组,并安排在一起答辩后,教师统一点评
③本次答辩由于时间关系而未能完成的组,下次答辩排在前面,答辩题目可以不变,也可以改题目,但必须向答辩负责人重新申请。
④负责人及时公布下次答辩的组别及答辩题目序号
⑤各小组可以连续多次申请答辩,负责人申批时兼顾到其他组和不同题目。
(3)及时公布成绩
每周公布一次,以网页或者打印文本,让每组知道还需要答辩的次数以及自己的成绩。
(4)答辩组数和答辩时间事先做到心里有数
在每次理论课上完之后,要根据课后的思维训练的数据估计答辩的组数并告之学生,另外,对每组的答辩时间要有约定,一般每组时间大概为7分钟左右,基本题时间可略少,编程题随难度的提高相应推迟一点,每次思维训练课答辩学生不能超过10组。
4.4期末考试
4.4.1考核目的
不仅有基本知识和概念的考核,编程习惯,还要有综合能力的考核。这种综合能力要体现出这门课的特征,比如说改程序错误、分析错误原因;比如说读一段别人写好的程序;比如说编写多模块、多文件组织能力。
4.4.2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涵盖模型模块设计、基本数据类型、指针类型、结构语句、构造类型(数组、字符串、结构体),文件,根据教学进度可以增加面向对象的一些基本概念。
4.4.3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满分100分,占学生总分40%,卷面成绩必须达到60分以上。期末考试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改错题、读程序题、编程题。
4.4.4评分规则
根据试卷评分准则进行评分
4.4.5考核时间
具体考核安排在本课结束之后的第二周,考核时间是120分钟。
4.4.6补考办法
卷面成绩必须达到60分以上,达不到最低卷面分数的同学总分以不及格处理,补考前给以一次辅导。
4.4.7材料收存
批改试卷后,填写考核评价分析表,记录学生成绩,并汇总后提交院分数管理系统,将试卷材料上交系部,个人保留一份学生成绩,并撰写教学总结。
4.4.8考核注意
考核前说明清楚考核的内容知识点,考核题目的类型,并交待清楚考试的注意,比如说答题的顺序,试卷的整洁等。
4.5阶段考核
分多次进行,占总分15分。
(1)考核目的
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学会模型、模块的图形的绘制,一些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
(2)考核内容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多模块、多文件简单程序的设计,以一道值传递和一道地址传递的编程题进行测试,从而让学生理解这两种最重要的数据传递技术。
(3)考核形式
考核的形式采取笔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试卷相关内容,考核是可闭卷考试(也可开卷),教师订正,相互批改。
(4)评分规则
根据出据考核试卷的评分标准评分。
(5)考核时间
考枋时间安排在自编教材第四章之后,因为前四章主要讲的就是模型、模块的程序整体设计思路和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指针),这些知识都是编写程序最基本的知识,在这个地方进行阶段考核是对关联知识的小总结。对于本次考核的评分是现场评分。
(6)补考办法
达不到60分,额外安排时间补考,必须达到最低分数线(如重新补做试卷,给60分)。
2016新规定:达不到60分,按实际成绩上报,避免考核流于形式,也造成学生紧迫感。
(7)材料收存
过程考核试卷,并记录分数到分数表
(8)考核注意
考核前交待清楚要考核的知识内容,但不告诉题目,让学生对值和地址的传递有清楚的准备之后再考核。
(1)考核目的
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结构编程语句的用法,即顺序、选择、循环,学生是否掌握基本概念以及一些简单的结构编程能力,比如说,学生会用循环去解决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当然也包括第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同时对模块的考核依然作为重点,这也是本课程重点。
(2)考核内容
本大单元内容:输入与输出语句、条件判断语句、循环语句;上一个大单元内容:模型与模块结构、基本数据类型、指针类型等。
(3)考核形式
考核的形式采取笔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试卷相关内容,考核是可闭卷考试(也可开卷),教师订正,相互批改。
(4)评分规则
根据出据考核试卷的评分标准评分。
(5)考核时间
考核时间安排在结构编程语句之后,安排在这里是基于对程序的结构熟悉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对现实问题的不同思路的辨析,似乎内容不多,但非常重要,是熟练掌握这门语言的不可缺少之步骤。
另外由于课时的缘故,不在课堂中完成,课后自行解决,课堂中(或者找课后空余时间)统一订正判分。
(6)补考办法
2016新规定:达不到60分,按实际成绩上报,避免考核流于形式,也造成学生紧迫感。
(7)材料收存
过程考核试卷,并记录分数到分数表
(8)考核注意
考核前提醒学生先做一份模拟试卷,比如说本大单元的自检题,实际的考核题可以稍作改变。当然注意一个技巧,考核前不要宣布是开卷考核,每位同学做好准备即可。考核试卷印制或者交电子稿由学生自行印制,则时教师订正、学生共同参与评阅。
(1)考核目的
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构造类型,能否准确地用构造类型来表达不同性质的数据,以及构造类型的数组作为模块参数的传递技术和传递能力。考核不仅是检验学生对各种构造类型的概念的认识,而且检验不同的构造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综合使用。
(2)考核内容
一维数组的结构和特点、字符串的保存方式及对字符串的常见操作、结构体的特点和结构体各字段的读取方式等相关内容
(3)考核形式
考核的形式采取笔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试卷相关内容,考核是可闭卷考试(也可开卷),教师订正,相互批改。
(4)评分规则
根据出据考核试卷的评分标准评分。
(5)考核时间
考核的时间定于所有的构造类型讲述完毕。
(6)补考办法
达不到60分,额外安排时间补考,必须达到最低分数线(如重新补做试卷,给60分)。
2016新规定:达不到60分,按实际成绩上报,避免考核流于形式,也造成学生紧迫感。
(7)材料收存
过程考核试卷,并记录分数到分数表
(8)考核注意
考核前提醒学生先做一份模拟试卷,比如说本大单元的自检题,实际考核题要做较大的调整,增加灵活性。统一印制试卷。
(1)考核目的
目的是检验学生的上机水平,此项考核作为参加期末考试的必备条件。
2016新规定:此项考核可视具体情况决定,不作为硬性要求。
(2)考核内容
函数中传递字符串列表
(3)考核形式
统一在上机时间考核。
(4)评分规则
规定时间完成,即可通过。
(5)考核时间
课程结束后,期末考试前。
(6)补考办法
无法完成上机考核,给以一次上机补考机会。
(7)材料收存
分数不记入总分,但作为期末考试必须条件。
(8)考核注意
禁止带U盘等电子器件。
4.6笔记检查的有效性
4.6.1考核目的
笔记是知识的线索,笔记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通道,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对笔记的要求和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我主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
(2)考核内容
检查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思考、探讨、交流、总结。考核内容包括:预习提纲+理论课教学结构记录+作业+问题提问+心得体会。
建议用三色笔做好笔记和作业,首次记录和作业用黑笔,而修改、质疑、解答用兰笔,心得体会用红笔。
(3)考核形式
笔记的检查采用整体检查,期末课程结束后上交,根据质量给分。
(4)评分规则
分五个方面:预习方案+理论课笔记+心得体会+整体规范性。根据实际完成情况,酌情给分。
2016实际采用:有学习记录60分,有学习记录并内容完整70分,有学习记录并内容完整并部分内容有不同颜色标记重点等80分,有心得体会等90分。
(5)考核时间
每个教学大单元进行一次评价考核。
2016实际采用:期末整体交笔记,检查评分。
(6)补考办法
达不到要求者,重新补充完善笔记,直到达到要求后方可参加下一轮的笔记,补救依然不能通过者,不参加期末考核。
2016实际采用:不补考,以实际成绩代入总分。
(7)材料收存
教师仅收存相应的成绩,笔记学生自行保留。
(8)考核注意
教师的讲课结构和版书一定要清楚;课后的习题难度和数量和类型要控制清楚,不能让学生做跳起来仍然完成不了的事情,课后的作业预计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个半小时左右。
(9)特别说明
2016年的笔记考核方案,在期末上交笔记并检查一次,重点在于是否有笔记记录学生过程,对于预习和心得,仅作为提高要求。
4.7大作业检查的有效性
4.7.1大作业设计目的
(1)简单控制台系统程序设计的能力。
(2)系统建模能力。
(3)合作编程能力。
(4)代码复用能力。
(5)科技论文撰写能力。
(6)语言组织及表达的答辩能力。
(7)资料查询方法和能力。
4.7.2大作业评价指标和评分方法
评价指标:
(1)报告完整。
(2)系统分析准确。
(3)分工明确。
(4)程序运行正确得到需要结果。
(5)个人表现(提问表现及工作量)。
评分方法:
(1)各项指标达成,回答问题准确,优秀90-100。
(2)大部分指标达成,回答问题基本准确,良 80-89。
(3)大部分指标达成,但问题回答错误,经提醒后给出正确解释,评定为中70-79。
(4)大部分指标未达成,不通过(程序运行得不到结果不通过),不通过者不补过。
注意:
(1)以小组为单位选题,课程开始,即确定所做题目,并着手准备,找相关资料。
(2)同一题目最多不能超过3组选择,即便同一题目,设计与代码应各自不同。
(3)题目来源可参考下面给定的题目,也可自拟题目,自拟题目报备最迟于期中。
(4)设计报告,认真措辞修改后,一个小组打印一份。
(5)从第5-6章教学开始,小组必须填写第8点的“小组选题”,联系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逐步完善需求分析,逐步将小组代入系统开发过程。
特别注意:以下有符合条件之一者,直接确定为没有通过
(1)报告及代码雷同者。
(2)没有按标准要求(栏目内容和格式)。
(3)没有按规定时间上交材料者。
4.7.3大作业评价考核时间
第13周/14周,各安排半天的教学时间,第13周半天(4节实验)负责进行项目设计的解释和答疑,第14周半天(4节实验),小组提交纸质打印报告,以及电子报告和源代码,并准备好答辩检查。
4.7.4大作业题目参考
具体参考《自主学习手册》
4.7.5大作业标准要求
4.7.5.1栏目和内容标准
(1)封面:包括系别、题目、班级、组员、学号等。
(2)基本概念:C/C++语言的特点,以及相关重要知识点。(不少于500字)
(3)需求分析:解决为啥做?做什么?这两方面问题。即做这个项目的意义、价值;以及列出所有要实现的功能(并以图形方式来反映)。(不少于300字)
(4)界面设计:专业绘图软件绘制,制作程序运行的多个界面,并辅助以文字的说明。(不少于300字)
(5)模型设计:专业绘图软件绘制,并给出具体的合作方式。(不少于300字)
(6)模块设计:即需要分析中列出的各功能模块的设计,要有设计思路和核心代码。(不少于1000字)
(7)运行测试:设计要输入的数据,并预计得到的结果,运行结果反映这种预测的正确性。(不少于300字)
(8)项目总结:包括制作程序过程中的心得,以及项目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这个项目还存在那些问题需要今后的改进。(不少于300字)
(9)课程心得:收获及建议,小组同学,每人写一份。(不少于500字)
(10)致谢:(不少于100字)
(11)参考文献:列出本设计的参考资料,不少于5篇
(12)附录代码:
注意:不包括代码的自行撰写文字,不少于3500字
4.7.5.2格式标准
(1)上述每一个栏目标题,新开一页。
(2)上述栏目使用一级标题,其下标题用二级、三级等。
(3)所有图表加图注和表注。
(4)正文文字用小4宋体。
4.7.6大作业检查表*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 |
检测 |
1程序运行正确,达到预测结果? |
|
2报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栏目完整,排版正确,字体段落统一) |
|
3如何分工(你主要负责完成的内容)? |
|
4你负责部分的设计和实现思路? |
|
5项目设计中的特色之处? |
|
大作业成绩_______
4.7.7大作业范例参考
具体参考《自主学习手册》
4.7.8大作业上传文档格式*
以小组8的大作业为例,说明上传结构与文档格式如下:
8-3-小组-大作业.doc文件,此文件是大作业报告内容。
8-3-小组-大作业.rar文件,此文件是程序项目的压缩文件。
执笔人: 李祎 教研室:专业基础教研室 系主任审核签名:王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