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高级财务管理

总学时:56学时

实验或上机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为西方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中级财务管理

 

一、 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高级财务管理是为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对财务管理中特殊的、复杂的财务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一门课程。高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也是会计专业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高级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之财务的理论知识与管理能力能够在第一阶段基本财务素质的基础上,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1)导论(高级财务管理的界定、发展、理论与内容体系)

(2)财务战略与企业竞争力(财务战略基本问题、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企业竞争战略的种类与选择、财务战略与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析);

(3)公司治理框架下的财务管理(公司财务治理概念、主要理论、主要模式、我国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内部和外部财务治理机制、政府在公司财务治理中的角色);

(4)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国际演进过程、基本理论、要素、方法、内部控制设计、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等);

(5)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非完全市场下公司套期保值策略与价值创造、常用的套期保值衍生工具、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及一般流程);

(6)企业业绩评价(企业业绩评价概述、指标、方法与体系);

(7)并购与公司控制权市场(并购的理论丛林、价值评估方法、企业并购的决策);

(8)行为公司财务(行为财务溯源、行为认知理论与行为实验、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投融资、股利政策和并购);

(9)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和体制、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内部转移价格);

(10)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跨国公司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税收管理外和汇风险管理);

(11)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收支管理和财务分析,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

(1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融资管理、投资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

4、教学重点、难点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重点:

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企业竞争战略的种类与选择、公司治理主要模式、我国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内部控制要素和内部控制方法、非完全市场下公司套期保值策略与价值创造、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及一般流程、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与体系、并购的理论丛林、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方法与决策、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投融资、股利政策与公司并购、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跨国公司筹资管理、投资管理与税收管理、外汇风险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收支管理、中小企业投融资管理。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难点:

内外部财务治理机制、内部控制设计、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非完全市场下公司套期保值策略与价值创造、常用的套期保值衍生工具、以综合财务分析方法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和绩效棱柱模型、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方法、企业并购的决策、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投融资、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股利政策和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并购、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跨国公司税收管理、外汇风险管理等。

5、教学方法与手段

(1)在讲授本课程时,着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的讲解,应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以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把握教材的结构,加深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4)在教学中要大量插入案例,以深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谷祺、王棣华.高级财务管理 (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

[1]王化成.高级财务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汤谷良、韩慧博 .高级财务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先治.高级财务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4]张鸣.高级财务管理.北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赫什•舍夫林.行为公司金融:创造价值的决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彭娟.战略财务管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7]王美涵、王方明.跨国公司财务.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8]张家伦.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专题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9]张纯.非营利组织理财.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0]理查德•A.布雷利、斯图尔特•C.迈尔斯著.公司财务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1]Robert Bittlestone. 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Busi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r/Psc edition,2010

[12]Cheol S. Eun, Bruce G . Resnick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 McGraw-Hill Irwin,2009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高级财务管理导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高级财务管理定义,财务管理制度文化,财务管理哲学、财务管理假设等;掌握高级财务管理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本章知识要点:主要是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出发,阐述高级财务管理的界定、发展、理论与内容体系。

三、本章学时数

2学时

 

第二章 财务战略与企业竞争力

一、教学要求

了解企业财务战略的基本问题,现代企业的竞争战略,并能够对企业竞争力做出综合评价;掌握财务战略管理的各种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务战略基本问题

知识要点:财务战略管理含义和特征、财务战略管理研究内容与程序、财务战略管理发展历史进程

第二节 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

知识要点:产品生命周期战略、投资组合分析之波士顿矩阵、企业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分析

第三节 企业竞争战略的种类与选择

知识要点: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目标集中化战略

第四节 财务战略与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析

知识要点:外部因素PEST分析、SWOT分析

三、本章学时数

4学时

 

第三章 公司治理框架下的财务管理

一、教学要求

了解公司财务治理概念和理论,我国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政府在公司财务治理中的角色;掌握四类公司治理主要模式、内部财务治理机制、外部财务治理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司财务治理概述

知识要点:公司财务治理概念及问题由来、公司治理的主要理论

第二节 公司治理主要模式

知识要点:英美的市场监控模式、德日的内部监控模式、东亚的家族控制模式、内部人控制模式、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

第三节 我国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要点:中国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历史沿革、存在的问题和前景、法律框架与监管环境

第四节 内部财务治理机制

知识要点:内部制衡、股东结构及其问题、董事会构成与运作、监事会运作、内部人控制、聘选机制、激励机制

第五节 外部财务治理机制

知识要点:公司控制权市场、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特征与问题,债权人治理机制、机构投资者和外部中介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经理市场与选聘机制、建立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

第六节 政府在公司财务治理中的角色

知识要点:中国政府”缺位”、“越位”和“错位”等

三、本章学时数

6学时

 

第四章 企业内部控制

一、教学要求

了解内部控制的国际演进过程、内部控制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掌握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国际演进过程

知识要点:内部控制的产生、两要素阶段、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第二节 内部控制方法

知识要点:组织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文件记录控制、实物保全控制、信息化控制等

第三节 内部控制设计

知识要点:内部控制之管理控制、内部控制之业务循环控制

第四节 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

知识要点: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报告

三、本章学时数

4学时

 

第五章 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

一、教学要求

了解完全市场下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非完全市场下公司套期保值策略与价值创造、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及一般流程;掌握常用的套期保值衍生工具。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完全市场下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

知识要点:用于减少公司可分散风险的风险管理政策、用于减少公司系统风险的财务风险管理政策

第二节 非完全市场下公司套期保值策略与价值创造

知识要点:风险管理与财务危机成本、税收、大股东利益、投资决策、信息不对称等

第三节 常用的套期保值衍生工具

知识要点:远期及期货合约、互换合约、期权合约

第四节 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及一般流程

知识要点: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企业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

三、本章学时数

6学时

 

第六章 企业业绩评价

一、教学要求

了解业绩评价基础理论、业绩评价系统构成、非财务指标;掌握以综合财务分析方法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和绩效棱柱模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业绩评价概述

知识要点:业绩评价内涵、业绩评价分类、业绩评价动因、业绩评价系统

第二节 企业业绩评价指标

知识要点:企业业绩评价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

第三节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与体系

知识要点:以综合财务分析方法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和绩效棱柱模型

三、本章学时数

4学时

 

第七章 并购与公司控制权市场

一、教学要求

了解并购相关理论、企业并购的决策;掌握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并购与公司控制权市场概述

知识要点:并购概述、效率理论、垄断理论、信息理论、代理理论、税收优惠理论等

第二节 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方法

知识要点:市盈率法、折现现金流法、成本法

第三节 企业并购的决策

知识要点: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协同效应分析和收益分析

三、本章学时数

6学时

 

第八章 行为公司财务

一、教学要求

了解行为财务发展历程、相关概念和行为实验、行为财务学对并购的解释;掌握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投资、融资和股利政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行为财务概述

知识要点:行为财务溯源、行为财务学概述、行为认知理论与行为实验

第二节 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投融资

知识要点: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投资与融资、关于IPOs的行为财务学研究

第三节 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股利政策

知识要点:基于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股利政策

第四节 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并购

知识要点:标准金融学对并购的解释、行为财务学对并购的解释、公司并购与赢家诅咒

三、本章学时数

4学时

 

第九章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一、教学要求

了解企业集团概述、企业集团组织结构一般模式;掌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主要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集团概述

知识要点:企业集团概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特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类型等

第二节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

知识要点:委派制、财务制度控制、预算控制、激励控制等

第三节 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

知识要点:企业集团国内内部转移价格、企业集团国际内部转移价格

三、本章学时数

4学时

 

第十章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

一、教学要求

了解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跨国公司筹资管理特点与方式、跨国公司投资环境分析与财务评价;掌握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和跨国公司国际避税。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

知识要点:财务管理国际化、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特点

第二节 外汇风险管理

知识要点:外汇风险概述、交易风险管理与决策、折算风险管理与决策、经济风险管理与决策

第三节 跨国公司筹资管理

知识要点:跨国公司筹资的特点、战略、渠道和方式

第四节 跨国公司投资决策

知识要点:跨国公司投资的特点、类型、动机、环境分析、财务评价和风险分析

第五节 跨国公司税收决策

知识要点:跨国公司税收筹划类型、产生原因和国际避税

三、本章学时数

4学时

 

第十一章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

一、教学要求

了解行政单位与非营利组织概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掌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行政单位与非营利组织概述

知识要点:行政单位与非营利组织相关概念、特点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知识要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执行和调整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管理

知识要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管理和净资产管理

第四节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

知识要点: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管理和支出管理

第五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知识要点:行政单位财务分析、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第六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

知识要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净资产管理、业务活动管理、财务分析等

三、本章学时数

6学时

 

第十二章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一、教学要求

了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概述;掌握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和投资管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知识要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界定和特点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管理

知识要点: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风险投资

第三节 中小企业投资管理

知识要点:中小企业投资战略管理、投资项目决策因素、资本运营、策略联盟等。

三、本章学时数

4学时

 

三、 教学计划表


章节序号 内容 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机动学时
第一章 高级财务管理导论 2
第二章 财务战略与企业竞争力 4

第三章 公司治理框架下财务管理 6

第四章 企业内部控制 4

第五章 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 6

第六章 企业业绩评价 4

第七章 并购与公司控制权市场 6

第八章 行为公司财务 4

第九章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4

第十章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 4

第十一章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 6

第十二章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4

  复习  

2
总计 54

2

 

 

四、其它说明

1、课时数可按不同专业教学计划调整。

2、具体章节内容根据今后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可做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