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简介 主要内容 相关项目 学术成果 文学皖军 佳作点评 师生互动 徽风皖韵
教学团队
课件精选
视频天地
作业习题

主要内容

  本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拟开设10讲,大致按照文学史的进程,参照皖南、皖中、皖北的区域划分,遴选9位有代表性的、影响较大的皖籍作家,试图在多维文化视野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坐标系中,考察其创作实绩、审美特征、名篇佳作中的“徽元素”以及在文学史中的位置,探寻安徽人“敢于创新的文化基因和敢走新路的思想传统”,展示文学皖军在中国主流文学进程中的历史贡献与深远影响。

  第一讲 总论:皖籍作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由三大水系构成的安徽三大文化圈入手,阐述地域文化对现代皖籍作家的潜移默化与重要影响,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代表性作家在中国新文学的历史进程中做出的重大贡献。4课时

  第二讲 胡适:中国文艺复兴的引领者

  主要介绍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为“五四”文学革命做出的开创性贡献,重评胡适的文艺观、《尝试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4课时

  第三讲 苏雪林:一场持久的论战

  苏雪林的“反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除介绍苏雪林其人、其事、其作外,梳理其“反鲁”的始末与是非曲折,尽量客观公正、较为详细地进行评说和探讨。3课时

  第四讲 吴组缃:皖南乡村社会风情录

  通过剖析吴组缃具有代表性的文本,探讨徽州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及在作品中的渗透,展现作家严谨客观的创作态度、丰富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美学追求。3课时

  第五讲 张恨水:皖江文化的齿痕

  探讨皖江文化对张恨水的浸润与影响,并在其通俗文学创作中寻觅皖江文化的齿痕。3课时

  第六讲 朱湘:人的焦虑与诗的探寻

  介绍被鲁迅誉为“中国的济慈”朱湘的精神之旅,探讨朱湘的文艺观及其对新诗形式的创新。3课时

  第七讲 阿英:漂泊中的想象

  重点介绍阿英的文学政治观,在革命文学这一指定范围,阿英确立了政治的三重特性:革命性、理想性和先锋性,以及形式的三个层次:规范性、总体性和发展性。对“革命文学”的阶段限定和政治与形式的多重理解,构成了阿英的人本主义文学政治观。3课时

  第八讲 方令孺: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

  首先概述方令孺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重点介绍其在“新月派”中的身份(两位女诗人之一);其次结合作品,分析其诗歌与散文创作;再次,重点突出其“失踪者”身份的研讨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3课时

  第九讲 蒋光慈: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

  着重评说蒋光慈的人与文,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甚至有点感情用事的人,当革命、家庭、爱情、创作等等混杂在一起,蒋光慈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但他提出了问题,这在那个时代就已经足够了,因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有的我们今天仍在追寻。3课时

  第十讲 台静农:皖西北风习民情的描摹者

  介绍鲁迅对台静农的深刻影响,着重评述台静农乡土小说中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3课时


版权所有(C)2009 | 中国 合肥 合肥学院 中文系

友情链接:合肥学院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