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1915年起,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其《文学革命论》一文被视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旗帜。此外,他在音韵、训诂、文字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苏雪林(1897 —1999),原名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安徽太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学者和教授,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杏坛执教50载,创作生涯70年,出版著作40部。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因散文创作1930年代和冰心共享“冰雪聪明”之誉。后反对鲁迅,立场转向右翼。1952年到台湾成功大学任教。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她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成绩卓著。代表作有散文集《绿天》、《青鸟集》、《屠龙集》、小说《棘心》、短篇小说集《蝉蜕集》和戏剧《鸠那罗的眼睛》等。另著有现代文学批评著作《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创建的道路上有独特的贡献。
张恨水(1895-1967),安徽潜山人,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现代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其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近两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代表作有《啼笑因缘》、《清明外史》《金粉世家》等,在读者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现代文学时期“京派”的理论代表。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 《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 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朱光潜不仅著述甚丰,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学习研究一生不辍。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台静农,字伯简,安徽霍邱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早年系“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过密切交往。其《地之子》和《建塔者》两部短篇小说集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重要收获,得到鲁迅的充分肯定。曾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山东、厦门诸大学及四川江津女子师范学院,后去台湾,为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其书法广泛涉猎金文、刻石、碑版和各家墨迹,篆、隶、草、行、楷诸体皆精。亦擅篆刻、绘画。有《台静农书艺集》及小说、散文等书出版。
蒋光慈(1901~1931),原名侠僧,笔名光赤,河南固始县陈淋子镇联合村人,为早期中国革命文学的代表者。 “五四”时期参加芜湖地区学生运动。民国10年(1921)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从事文学活动,曾任上海大学教授。民国16年与阿英、孟超等人组织“太阳社”,编辑《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新流》、《拓荒者》等文学杂志,宣传革命文学。1930年,当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候补委员,负责主编左联机关刊物《拓荒者》。著有诗集《新梦》、《哀中国》,小说《少年漂泊者》、《野祭》、《冲出重围的月亮》、《咆哮了的土地》等。
阿英(1900-1977) ,安徽芜湖人,中国现代左翼文坛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即钱杏邨,原名钱德富,又名钱德赋。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与蒋光慈等发起组织“太阳社”。曾发表《死去了的阿Q时代》等文。抗日战争期间,曾任《救亡日报》编委,《文献》杂志主编。1941年去参加新四军革命文艺工作,并参与宣传、统战工作的领导。1946 年任中共华东局文委书记,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文化局长、华北文联主席、全国文联副秘书长等职。一生著述丰富,涉及文学、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戏剧、电影文学史、美术史等多方面,论著《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现代中国文学论》、《中国年画发展史略》。辑有《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晚清文学丛钞》等。
韦素园(1902-1932)又名散国,安徽霍邱县人,未名社成员。1925年春,经鲁迅推荐,他曾在北京担任《民报》副刊编辑。同年夏,在鲁迅的倡导下与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曹靖华组成“未名社”。次年创办《莽原》半月刊,韦素园任责任编辑。 韦素园一生勤于文学翻译,译著有俄国果戈理小说《外套》、俄国短篇小说集《最后的光芒》、北欧诗歌小品集《黄花集》、俄国梭罗古勃的《邂逅》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散文、小品、诗歌等文学作品。逝世后,鲁迅先生手书"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碑文,并撰写了《忆韦素园君》一文,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韦丛芜(1905~1978),原名韦崇武,又名韦立人、韦若愚,未名社成员,诗人,1905年农历三月十六日生于安徽霍邱县。北京燕京大学毕业。韦丛芜的主要作品∶诗集《君山》《冰块》等,长于翻译,译有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卡篇小说《穷人》、《罪与罚》、《长拉玛卓夫兄弟》、美国杰克—伦敦的《生命》等。1985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有《韦丛芜选集》。他在鲁迅的鼓励下,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部小说的独立翻译及其取得的艺术成就,使他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一席地位。
朱湘(1904-1933)字子沅,新月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徐志摩、闻一多齐名。原籍安徽太湖,生于湖南沅陵,父母早逝。192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夏天》 。1926年自办刊物《新文》 ,只刊载自己创作的诗文及翻译的诗歌,自己发行。因经济桔据,只发行了两期。1927年第二本诗集《草莽》出版。1927年9月至1929年9月,留学美国,回国后,他生活动荡,为谋职业到处奔走,家庭矛盾也日渐激化,有长诗《王娇》。其间曾任教于安徽大学外文系,但又与校方不和。1933年12月5日,他从上海到南京的客轮上,纵身跃入清波,自杀身死。身后有《石门集》、《永言集》等作品。朱湘的诗歌重格律形式,诗句精炼有力,庄肃严峻,富有人生哲学的观念,字少意远,鲁迅称他为“中国的济慈”。
张兆和,安徽合肥人,现代女作家。沈从文先生的妻子。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外语系。毕业后任中学教师,1949年就读于华北大学二部。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和《人民文学》编辑。从1931年开始,沈从文逐渐创作出了他的几部奠定了他文学大师的文学作品,分别是《边城》,《湘行散记》等等。在他的好几部作品里,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无一例外地是皮肤黝黑,相貌清秀,比如《边城》中的翠翠。而这种相貌的原型,便是他的妻子张兆和。
方令孺(1897—1976) 安徽桐城人,散文作家,和林徽因并列的新月派女诗人。方苞的后代。1923年留学美国,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读书。1929年回国后,先后任青岛大学讲师和重庆国立剧专教授,与闻一多、梁实秋等人交往甚密。1939年至1942年任重庆北碚国立编译馆编审。1943年后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49年后被选为上海市妇联副主席。1958年至“文革”前,任浙江省文联主席。其作品有散文集《信》、《方令孺散文选集》、译著文集《钟》等。因长期以来学界疏于对她的作品的发掘和研究,她被喻为中国现代文坛的失踪者。
汪静之,(1902—1996),安徽绩溪人。农工党成员。大学毕业。1921年起在《新潮》、《小说月报》、《诗》、《新青年》等杂志发表新诗,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创立湖畔诗社,曾任上海建设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商务印书馆特约编辑,江苏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浙江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顾问。汪静之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他的作品有《蕙的风》等,并发表过大量文章,其中诗集《蕙的风》1922年初版,对于当时封建礼教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在全国掀起巨大反响。鲁迅很赏识他的诗作,并对其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曾亲自为他修改作品,多次给他教诲和鼓励。
方东美(1899-1977)名珣,字德怀,后改字东美,曾用笔名方东英,安徽桐城人,著名哲学家。他曾自我评价,从家庭传统来说他是一个儒家,从气质上说他是一个道家,从宗教启示上说他是一个佛教徒,从教养上说他是西方的。他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新儒学看成中国哲学的四大传统。 以治学方向的变更来区分其一生的话,方东美大体上走过了3个阶段:1936年夏以前为第一阶段,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而走向对西方哲学的追求,其代表作为《生命情调与美感》、《科学哲学与人生》;1966年夏以前为第二阶段,由西方逐渐返回到东方,代表这个阶段成就的著作是《哲学三慧》;1966年夏以后进入第三阶段,其主要代表著作为《中国形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
吕碧城(1884-1943),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后改为圣因,安徽省旌德县人。近现代著名女词人、教育家,晚年号宝莲居士。二十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 吕碧城作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闻名20世纪初京津地区。她的诗词创作,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才华,是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她创办了京津一带最早的女子公学——北洋女子公学,1906年增添师范科,成为北方第一所正规女子师范学校。她不仅亲身参与教育实践活动,还特别注意宣传自己的教育主张,大力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 吕碧城不仅是女子教育的提倡者和组织者,还是男女平等的呼吁者和先行者,是提倡女权和女学的急先锋。她在《大公报》上陆续发表的一些关于女学、女权和女子教育等方面的文章诗词,受到极大关注和响应。
吴组缃(1908-1994),中国著名现代作家,1930年代“社会剖析派”作家的代表之一,原名吴祖襄,字仲华,安徽泾县人。1921年起先后在宣城安徽省立八中、芜湖省立五中和上海求学。1929年秋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他曾与林庚、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在清华大学时期,是吴组缃文学创作的高峰阶段,1932年创作小说《官官的补品》,获得成功。1934年创作《一千八百担》。作品结集为《西柳集》、《饭余集》。他创作的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等,以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享誉文坛。吴组缃的创作朴素细致,结构严谨,擅长描摹人物的语言和心态,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堪称写皖南农村风俗场景第一人。
鲁彦周(1928~2006)男,汉族,作家、戏剧家。安徽巢湖市人。1956年从事专业创作,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任安徽作协、剧协副主席、《清明》杂志副主编等职,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电影创作。较著名的有《凤凰之歌》、《三八河边》、《风雪大别山》、《天云山传奇》、《廖仲恺》等。其中《凤凰之歌》获1957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征文三等奖。电影文学剧本《天云山传奇》和《廖仲恺》,在国内获奖。其有短篇小说集《桃花风前》、长篇小说《古塔上的风铃》、散文集《淮北寄语》以及《鲁彦周小说散文集》、《鲁彦周电影剧本选集》等。《归来》获全国剧本一等奖;《天云山传奇》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的同名电影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和文汇最佳编剧奖。
许辉,安徽怀远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历任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市文联《宿州文学》主编,合肥市文联希望杂志社编辑、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联大时代文学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副编审。安徽省第八届政协委员。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篇小说《飘荡的人儿》、《三五个朋友》、《夏天的公事》、《尘世》、《焚烧的春天》、《幸福的王仁》等。其作品曾获1990年和1992年上海文学奖、1993年《萌芽》文学奖、1993年安徽文学奖、1992年上海长中篇小说奖、1994年庄重文文学奖。
戴厚英 (1938~1996)女。安徽颍上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历任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组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人啊,人!》、《诗人之死》、《谷中的足音》、《往事难忘》,中短篇小说集《锁链,是柔软的》,散文集《戴厚英随笔》等。戴厚英是位深深地扎根于淮河家乡的乡土作家。她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厚的文学理论根底和旺盛的创作力。如假以天年,本可大有作为,但不幸于1996年在家中遭歹徒杀害。给当代中国文学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许春樵,安徽天长人,1979年毕业于天长关塘中学,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曾先后在学校、报社、出版社任教师、编辑、记者,编辑部主任、副社长,1997年底调安徽文学院任专业作家、副院长。安徽省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长篇作品《放下武器》、《男人立正》等在当代文学界有较大反响,广受读者好评,并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先后获得各类奖项多项。
季宇(1952—),安徽芜湖人,祖籍江苏泰兴。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图书馆学专业;1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清明》杂志副主编、《清明》主编,《安徽文学》主编,安徽省第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2010“感动安徽”人物。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徽商》、《权力的十字架》、《共和,1911》,小说集《爱的变奏》、《当铺》,长篇传记文学《段祺瑞传》,长篇报告文学《生命启示录》,20集电视剧剧本《徽商》、《辛亥风云》,电影文学剧本《家丑》等。 长篇小说《共和,1911》和小说《猎头》分获首届、二届安徽社科文艺奖,作品还多次获“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等。《新安家族》编剧。